(通讯员:王琦 李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的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四个讲清楚”要求,厚植全体专任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功底,深入推进公共课与专业课“课堂思政”工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得稳讲台、讲得好中国故事,11月28日,“传承弘扬经学文化 厚植课堂思政根基”报告在公共基础部举办。本次报告由人文美育教研室王琦老师主讲,李睿老师主持,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王老师讲座诙谐轻松、精妙绝伦,轻松时掌声不断,点晴时鸦雀无声,他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读好今天的经,浇灌好今天的大树”圆满结束本次讲座。
王琦老师从经与经学、经学的演变、孔子与六经、经学主要内容等四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谈了对经学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经学在西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王老师从“经”的本字谈起,探究了经的本源,厘清了经学与国学、儒学、传统文化的区别与联系,详细介绍了儒学经典著作由五经到七经、由七经到九经、由九经到十三经的传承与流变,并结合各个历史阶段封建诸王朝统治思想的更迭与演变,总结了经学传播各个阶段的特点与内涵。他还以孔子生平与思想为主线,阐释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阐发了自己对经学的认识,并对经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合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浇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棵大树,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次研讨交流,为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水乳交融、知识与价值并行共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两个转化”,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最后,公共基础部主任郭兴华号召大家,厚植文化功底,坚定文化自信,向经典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淘汰课堂无效和落后“供给”,扩大优质“课堂思政”供给量,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和价值塑造美好课堂的需要。(科研处 公共基础部)